第387章 分析利弊为君忧,眼见光明身竟死_从牧野之战开始的千年世家
笔趣阁 > 从牧野之战开始的千年世家 > 第387章 分析利弊为君忧,眼见光明身竟死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87章 分析利弊为君忧,眼见光明身竟死

  第387章分析利弊为君忧,眼见光明身竟死

  面对吕布的询问,白运没有直接告诉他而是问道:

  “董卓对将军怎么样?”

  吕布思索后说道:“尚可,比之丁原还是大方了许多,就是脾气暴躁,就连我有时候都不免受到他的责骂。”

  “将军当年弃丁原而投董卓,一是为高俸,二是为武名,三是因为丁原气量狭小。如今将军官职到中郎将,武名响彻天下,已经基本上实现了。

  如将军所言,董卓之比丁原,的确更加大方。但是将军想过没有,若是董卓一去,将军又将何存?”

  “先生此言差矣,董太师如今权倾朝野,就连天子都有所忌,整个关中的兵马都操持在太师一手。

  届时名利双手,性命也将得以保全,岂不是大幸?”

  马日磾趁机劝说道:“伯喈是难得的旷世奇才,学问渊博,见多识广,特别是对本朝故事了解颇多,应当给他机会,让他继续写成史书;

  蔡文昭得知父亲去世,十分悲痛,去牢狱里亲自将父亲的遗体接了出来。

  白运看着哭成泪人的蔡文昭,十分心疼道:“可行,岳丈不仅是我的父亲,也是我的老师,他有许多旷世名作,我都读过,也都记了下来,如今你有这个想法。

  父亲为人正直,向来有一说一,绝不会与董卓同流合污,这一点,夫君你是知道的,他为董卓收尸,我估计只是因为董卓曾经是他的举主,这并不代表,他所行与董卓一样。

  况且伯喈以忠孝闻名于士大夫之中,现在以莫须有之名给他判罪,恐怕有失众望,不服人心吧!”

  接着朝廷又将董卓的尸体弃市,供长安百姓鞭挞,以解民愤。之后二袁氏的门生故吏,又将董卓挫骨扬灰,以报旧主之仇。

  没几天,不断有官员辞职归乡,其中不乏有名士,一点都不像一个中央朝廷的气度,甚至连董卓时期都不能比拟。

  白运开解道:“是,也不是。将军当初杀丁原而投董卓,是为小利,故而多为世人所诟病,今将军拨乱反正,杀的是国贼,行的是大义,世人只会称赞,绝不会讽刺。

  很快,郿邬中的收获被统计完毕,内珍藏有金二三万斤,银八九万斤,锦绮缋縠纨素奇玩,积如丘山。

  现如今,国事衰败,社会上缺乏时代精神,更不能让蔡邕像司马迁那样,毁谤和诬蔑幼小的天子,这既是对神圣的道德教化毫无益处,而且还会使我们这些人遭到批评和指责!”

  夫君,你不是与王司徒相熟吗?之前铲除董卓不是你还帮了大忙吗?能不能找找他,父亲绝对是被人冤枉的。”

  马日磾自然知道蔡邕的为人,很痛快的同意了白运的请求,答应亲自去向王允说情。

  十月

  天子大病初愈,朝廷百官将在未央宫集合,恭祝天子龙体安康。

  王允听说后,大怒,认为蔡邕是董卓余孽,下令将其押至廷尉处问罪。

  吕布被白运说的坐立难安,脑门上的汗已经止不住的冒,为了缓解心中的紧张,他只得不断的喝酒,掩饰慌张。

  从雒阳而来的时候,父亲的万卷藏书都或焚毁于雒阳家中,或遗失在迁徙路上。

  于是夫妻二人整理了一番后,白运辞去了郎中令一职,带着妻子以及几大车书籍,向着河南尹偃师而行。

  吕布又喝了一口酒,结果喝了个寂寞,因为酒杯里的酒已经被他不知不觉的喝完了,他看着空空如也的酒杯,突然将其扔了,对着白运郑重失礼道:

  “还请先生救我!”

  朝廷以王允录尚书事,晋升吕布为奋威将军,进封温侯。二人同掌朝政,王允主政,吕布主军。并派遣使者张种抚慰山东,调节各郡守州牧之间的战事。

  关东的那些郡守州牧,都迷心于攻伐之中,不再一心进关,既无内忧,也无外患,何险之有?”

  随着白运的辞官归乡,对于长安的官场不亚于一场大打击。

  但是如今遭受蒙难,以至于中道崩殂,我没有班昭那样的文采,不能帮助父兄整理续写《汉书》,但是我自小过目不忘,家中藏书我大都读过。

  这时候,王允举着刘协的赦免诏书急忙跑出来:“天子有诏,只诛首恶,从贼免罪!”

  董卓一进门,李肃便举戟刺去,可惜董卓厚厚的外袍下,穿着铁甲,未能刺入,只伤了他的手臂,惊恐之下,跌到了车下。

  听说自己的父亲下了狱,蔡文昭很是着急,找到白运:“原以为父亲在董卓手下很是危险,如今董卓已经死了,父亲怎么会反被下狱呢?

  董卓才发现吕布背叛了自己,大骂吕布:“庸狗敢如是邪!”

  我想要凭借记忆,将父亲的作品整理起来,编辑成册,以全父亲之志,伱认为可行吗?”

  吕布不断地喝着酒,可以看出他十分意动。白运继续加码道:

  董卓身穿朝服,乘车入朝,从军营到皇宫的道路两侧警卫密布,左侧是步兵,右侧是骑兵,戒备森严,由吕布等亲信将领在前后侍卫。

  吕布怀着诏书,派同郡骑都尉李肃等人带领十多名心腹亲兵,穿上宫廷侍卫的服装,潜伏在北掖门两边。而自己则随从护卫在董卓身边。

  他随意废立天子已经得罪了汉室之忠臣;他灭门二袁,已经得罪了关东群豪;他强行迁都长安,导致一路上白骨累累,得罪了百姓;又焚毁雒阳,挖掘历代帝王公卿的陵墓,又得罪了百官。

  可是王允对这一切都丝毫不知,反而依旧我行我素,不但对朝臣严苛至极,甚至对董卓的旧部,也是朝令夕改反复无常,态度极不慎重。

  听到了白运的分析,吕布终于决定,参加白运他们的诛除董贼一事。

  两人重新坐定,白运提吕布一边斟酒,一边说道:“为今之计,只有拨乱反正,立倒戈之功。”

  紧接着,朝廷派出御史中丞皇甫嵩领兵攻打董卓的郿邬,很快就将其攻克,将郿邬内的董卓全族男女,杀得一干二净。

  其二,别看朝野上下都臣服在董卓的淫威之下,但是无论是百官,还是普通的百姓,对于董卓及其麾下士卒的肆意妄为都已经无法忍受了。

  马日磾无奈,只得退出,最后蔡邕只得冤死狱中。

  董承和白运向天子取得了诏书,令士孙瑞将诏书交给吕布。

  白运停下来,等待吕布的回应。

  因功升职为郎中令的白运叹息道:“夫人有所不知,下令逮捕岳丈之人,正是王允。如今他与之前不同了,不仅性情大变,而且还居功自傲,根本听不进去旁人的一点话,更别说我了。”

  而这长安朝廷,我看再待下去祸患良多,不如你我辞官归乡,好好整理岳丈的遗作,之前迁都大多典籍被焚毁佚失,这对于大汉的文脉不亚于一场重创。

  蔡文昭对白运说:“父亲此生整理了许多诗词歌赋,以及编写了很多作品,也想过续写《汉书》之后的史书。

  听到这话,密密麻麻的董卓士兵才叮叮当当的放下兵器,投降。

  随着信使往各政府部门送达赦免诏书。董卓的死讯很快就传了出去,士兵们都高呼万岁,百姓在路上载歌载舞,很多人把珠宝去换成酒肉来庆祝。

  见蔡文昭如此伤心,白运心痛不已,安慰道:“放心,太尉马日磾与岳丈是好友,再加上他与我家有旧,我去找一找他,或许有一线生机。”

  但是王允根本不听劝告,反驳马日磾说:“前汉时,正是因为武帝不杀司马迁,才让他写成谤书,以至于流传后世。

  天下人一概让他得罪了个遍,试问除了跟着他的数千士卒,有谁是愿意与他一起的呢?

  纵观《史记》《汉书》,再有《春秋》《列国》,史书已经十分明确的告诉了我们,失掉民心的人,终究逃脱不掉天罚,而跟随他倒行逆施的同党,也难逃惩罚。”

  人人都恨不得食其肉,啖其血,敲其骨,吸其髓,寝其皮,薅其毛。可见董卓已经尽失臣民之心。

  得到吕布承诺后,白运第二天就告诉了王允,一切准备就绪。

  再有将军为朝廷除之大害,恢复汉室,以将军手刃国贼之功,定会被朝廷视为有大功,高官厚禄,只是为了褒奖将军,岂不是比董贼私自相授,更得天下人所认可?”

  表面上看董卓是权倾朝野,威震天下,然天下不可能一直乱下去,分久必合,合久必分,这是历史的趋势。

  于是他对任何人、任何事情都无所谓,毫不在乎,甚至居功自傲。每当群臣集会时,王允很少像以前那样和大家推心置腹,共同商讨权宜之计,反而是正襟危坐,面上没有一丝和悦之色。

  “以前,世人提起将军,只是董贼一鹰犬,国之害虫,等到将军反正,世人再提起将军,将是大英雄,汉室之功臣,国之柱木。

  王允大喜,又举行了一场宴会,统一了时间,以及具体的措施。

  但是待到关东群豪决出一个胜利者,携百万之兵,席卷天下之势,攻入关中,董卓又能够逃亡哪里呢?

  难道董卓的郿邬比之当初白氏的太行险峻还要坚固吗?我看不尽其然也,董卓的失败,是必然的。

  因为白运不仅是九卿之一,还是诛除董卓的大功臣,更是白氏在长安的主事人,白运这一走,整个长安朝廷就没有了一个白氏人,这让许多官员感到空虚。

  他常常对身边的人道:“就连董卓这样不可一世的大奸贼都死于我的手下,我还有什么可惧怕的呢?”

  董卓修筑郿邬,其小富即安,心无大志已经表现得很明显了,一不能扩展势力,二不能镇抚黎民,只是在关中一地闭关锁津,做着夜郎之梦。

  特别是公孙瓒、袁绍、袁术、曹操、刘表几人之间的战争。

  慢慢地,群臣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推崇和拥护他了。

  场上陷入了诡异的平静。

  见吕布有些犹豫,这不怪吕布,当初他读书少,被李肃忽悠,结果事后受到了不少的非议,但是自己确实得到了想要的,这才是有苦说不出。

  十月十一日

  白运耐心的分析道:“将军武艺超群,武名显赫,然对于朝堂之事以及谋略之事,显然没有太大的建树。

  虽然有白国为之续脉,但是我辈之人,决不可等靠要,一切都要自己去为之奋斗。正好我在为官一途上实在是算不上有天赋,随你一起归乡整理,也不失为上策。”

  “是要我行丁原之事?”

  董卓死后,王允态度似乎开始发生了巨大改变,似乎有些飘飘然起来。

  王允准备在这一天举事。

  白运赶忙将其扶起来:“适才说过,将军在雒阳救我白氏,如今将军即将蒙难,我正是为此而来。”

  古往今来,没有白氏之人存在的朝廷,还能够叫朝廷吗?王允连这样的人都不能留住,看来这长安也不能久待。

  且董卓残害百姓,屠戮官吏,已经被官民视为仇寇,将军为民除害,百姓定会视将军如再生父母,此乃英雄之举。

  于是在蔡文昭的希望下,白运找到了马日磾,并向他说明了情况。

  恰逢此时蔡邕作为文学大家以及史官,为了完成自己未完成的事业,继续写成汉史,便陈辞谢罪,自己愿意承受刺剑削足的酷刑以保全余生,只为修成汉书之后的汉史。

  蔡邕因为是董卓的旧臣,见到董卓死后没有一人为其收尸,为了心中的道义,他主动替董卓收了尸,并在长安郊外给他立了一座无名坟。

  董卓回头喊护卫自己的吕布:“吾儿奉先何在?”

  吕布没有理会董卓的狗叫,直接一戟将董卓枭首,太师府主簿田景及仆人上前抱住董卓的尸体,吕布又将他们杀死,杀了这三人之后。在场其他的人都不敢动了。

  这时候,吕布驱马来到董卓身前,居高临下的看着董卓,手捧圣旨,大呼道:“奉旨杀贼!”

  吕布也颇为看不惯王允的行事风格,多次劝说对待董卓的旧部要宽容些,又建议把董卓的一些财物赏赐给公卿、将校,但是都被王允拒绝。

  不仅如此,王允平日还看不起吕布,总是以剑客的态度对待他。这让吕布颇为恼怒,但是想起白运离开前告诫他的话,也只得忍耐下来,只是逐渐与王允疏远、不和起来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l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l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